由沙特主持召开的石油输出国组织与非欧佩克产油国紧急会议于北京时间今天凌晨结束,会议达成了初步减产意向。 根据刚刚公布的消息,各产油国达成一致,将从今年5月份开始每天减产1000万桶,首轮减产时长为期两个月。之后7月开始,第二轮减产幅度每天800万桶,持续到今年年底。最后,从明年,2021年一月开始第三轮减产,幅度每天600万桶,一直持续到2022年4月。 新冠疫情导致全球石油需求大跌,而3月初欧佩克未能与以俄罗斯为首的非欧佩克产油国达成减产协议,随后世界头号石油出口国沙特与俄罗斯之间的原油价格战进一步加剧,导致出现供应过剩预期和油价下跌的局面。 有分析表示,今年5月或将出现每天2500万桶乃至3000万桶原油的供应过剩,这就意味着在每日减产1000万桶的协议之后,国际原油市场依然供过于求,而这一局面在全球范围,特别是欧美国家的疫情没有出现明显拐点之前,可能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 尽管欧佩克与俄罗斯等产油国9日已经原则性达成减产协议,但市场人士认为,减产规模尚不足以弥补疫情带来的全球石油需求大幅下降。 其实,协议内容已经在收盘前几个小时,由欧佩克内部人员陆续透露给了媒体。最初,路透社援引两名信源说每天减产幅度最高可达2000万桶。因此,这个数字引发了油价大涨,美国西德州轻质原油WTI的涨幅一度飙升了12%。本来此前市场的预期就在每天减少1000万到1500万桶的区间,现在市场预期一下被调动到了预期的高位。然而,接下来发生的情况是,彭博社又援引欧佩克组织代表说,第一轮的减产幅度只有每天1000万桶,立刻,油价迅速跳水。 截至当天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5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2.33美元,收于每桶22.76美元,跌幅为9.29%。6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1.36美元,收于每桶31.48美元,跌幅为4.14%。 |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
[ 关于我们 ] [ 人才招聘 ] [ 展会合作 ] [ 广告服务 ] [ 友情链接 ] [ 免责声明 ] [ 网站地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