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端”的硬仗,汕德卡一打就是十年。 2013年,中国重汽旗下高端重卡品牌汕德卡下线,十年后的7月2日,产销已超20万辆的汕德卡,迎来了它的十周年庆典。有深意的是,汕德卡将庆祝之地选在象征“起航”的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如果你了解汕德卡的十年高端之路,更会从中读出“已过万重山”的坚韧与旷达。 与时代互相成就 2013年,重卡市场走出了2012年的阴霾,但比起2010年的百万销量仍相距甚远。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买车就能挣大钱”的红利已尽,接下来的日子要“盘算着过”。没有人能抵抗时代的洪流,从“追求规模速度增长”转向“追求质量效益提升”的过程中,中国物流行业需要高效率且懂中国的产品。 时代为汕德卡创造了环境,汕德卡则推快了时代的车轮。作为国内最早与进口品牌重卡企业合作研发并面向全球发布的高端重卡品牌,汕德卡自诞生之初就喊出了“进口替代”的口号,从产品设计、装配工艺到生产管理、产品释放,均完全采用德国标准。与此同时,汕德卡背靠中国重汽积淀多年的造车智慧,对中国市场需求、中国用户的痛点有深刻把握,让重卡高端化更有群众基础。 从产业层面看,重汽曼动力和潍柴动力两个动力系列、中国重汽S-AMT16变速箱、轻量化后桥组成的汕德卡专用无极S动力链,采用“机+箱+桥”一体化动力链融合开发匹配理念,建立了由内而外的系统优势,引发行业在动力链打造上的竞速,促进物流向高效、可靠方向发展。此外,汕德卡引领的动力和智慧升级,也加速了行业向上的步伐。 对市场而言,汕德卡带来了利其器则善其事的正向循环。“中国重汽+德国曼=汕德卡”的“计算公式”,给苦于利润与效率的卡友送上解题方法,创造9年300万公里高效运营纪录的汕德卡车主付忠艳,就靠着汕德卡走出事业低谷期,以人休车不停的运营模式赚取丰厚利润,而在全国已交付的超20万辆汕德卡当中,百万公里高效运营车辆已突破2000辆,这意味着,更高效的经营模式已然落地生根。 把“窄路”走宽 方向正确不意味着一帆风顺,在习惯了二三十万元售价的国内重卡市场,一直存在“价格超四十万,年销量难过千”的魔咒,“进口替代”显然是一条不好走的“窄路”。想要实现“进口替代”,必然不能只靠情怀,让价值大于价格,才能把窄路走宽。 整车节油技术、动力总成匹配开发技术、整车可靠性开发技术、驾乘舒适性开发技术、驾驶舱智慧人机交互系统、智慧物流管家系统……重重技术加码下,汕德卡的价值真真切切呈现在用户眼前。“每个月多赚2万元”、“一台顶一台半”、“百万公里节省20万元”,看重收益的用户看到了盈利空间,这为汕德卡后续高增长打下基础。 纵向挖潜的同时,汕德卡也注重横向拓宽,从牵引车起步后,汕德卡型谱扩展到载货车、自卸车、专用车底盘等全领域全系列,并在混凝土泵车、消防车、越野房车等高端专用细分市场占据领先优势,可以说,每个细分市场,都有为它而来的汕德卡。 服务是汕德卡的又一张王牌。两年不限里程的质保承诺、“1+1+1”亲人绑定服务、24小时“不停车”服务、三次免费定保服务、大客户全生命周期服务、定制化服务产品包、厂家认证品质二手车、一站式换购服务保障,无死角打消顾虑,彻底解决用户的后顾之忧。 回头看,跨过一关又一关;向前看,前路漫漫亦灿灿。带着20万用户的口碑与越发纯熟的高端之道,相信汕德卡会迎来更广阔的天地。 |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
[ 关于我们 ] [ 人才招聘 ] [ 展会合作 ] [ 广告服务 ] [ 友情链接 ] [ 免责声明 ] [ 网站地图 ] |